新華社合肥11月15日 安徽蕪湖:法院“擺攤”辦好群眾“急難愁盼”事
新華社記者張紫赟
14日下午,在安徽省蕪湖市三山區峨橋鎮茗香社區居委會門口,兩張長桌拼起的臨時“攤點”前,3名來自三山區人民法院的法官正在組織民法典知識問答,居民們將“攤點”圍得水泄不通,爭先恐后搶答。
同日下午,在蕪湖市鏡湖區蘇寧廣場,10余名法官在臨時“攤點”并排坐著,一對一服務前來咨詢的群眾。73歲李大爺家的繼承糾紛當場調解成功,“我腿腳不便,多虧這些‘鄰里法官’來到家門口服務?!?/p>
設立“鄰里法官”是蕪湖市法院為民服務的一項創新舉措,通過在群眾家門口“擺攤設點”,提供糾紛化解、訴訟指導、司法救助、以案釋法、判后答疑、信訪辦理、普法宣傳等流動司法服務。
“群眾的司法需求在哪里,法院司法服務就延伸到哪里?!笔徍兄屑壢嗣穹ㄔ焊痹洪L丁必勇說,自9月28日起,每一至兩周開展一次專項活動,時間統一定為周六上午或下午,全市法院各自選點、同時進行。
談起這項服務,77歲的蕪湖市南陵縣許鎮鎮華林村村民劉大爺眼眶濕潤了。劉大爺兒子因交通事故造成傷殘,然而肇事者家境貧困,無賠償能力。在失去收入來源又欠下治療債務之后,劉大爺一家日子步入困境。南陵縣人民法院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,主動告知其享有申請司法救助的權利,經審查為其發放了3萬元救助金,又向上級法院申請到13萬元救助金。
“這些法律知識正是我們急缺的,比如合同簽訂如何更規范,幫助我們從源頭減少訴訟?!笔徍L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何晏兵和同事們聽完一場名為“民法典與生活同行”的講座后說。作為一家地方龍頭企業,長信科技近年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糾紛困擾。11月14日上午,蕪湖市經開區人民法院便將“鄰里法官”活動地點設在了這里。
截至目前,蕪湖市法院這項創新活動已服務群眾4338人次,其中矛盾化解56人次、以案釋法1315人次、判后答疑37人次、信訪辦理14人次、法治宣傳2916人次。